银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考证明建文帝逃难到湖北大悟住江夏纸坊 [复制链接]

1#

文/图杨豪

(编者按:据金陵晚报报道,日前,84岁的南京有线电厂退休工程师让庆光老先生带着一本自家保藏多年的《让氏家谱》找到记者,翻开家谱,让先生告诉记者,建文帝当年并没有自焚而死,而是逃出南京,改名“让銮”,即让位的意思。在湖南、湖北一带定居。世代繁衍生息,让庆光先生本人就是明建文帝的十五世孙。

明建文帝出逃后,改姓让,单名鸾,意即让出皇位。此后,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湖南常德谢家镇,让鸾娶了一谢氏女子为妾,生二子,后又携妻子到武当山隐居。直至朱棣死后,他才带谢氏和二子到湖北江夏纸坊安家。现纸坊石洞附近,还有一座山叫“让家山”。建文帝年老后,在武昌宝通寺出家,法号应文,死后葬于洪山宝塔之南。

现在湖北大悟有“皇帝沟”“龙泉寺”“太子庙”,江夏纸坊有“龙泉山”,武昌宝通禅寺,历来是皇家寺院的象征,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皇家的维护和保养,如今的寺院建筑明显有皇家气派。

湖北作家杨豪历时2年,多方走访、实地考察,以严谨的史学态度,写下的这篇文稿,极具史料价值,供读者研究明史时参考)

寻访先祖遗踪

——中寨村“太子庙”与“建文帝失踪之谜”的一段历史渊源

文/图杨豪

如果不是笔者多年来的反复考察论证,我无法把明朝历史上“朱允炆失踪之谜”那一幕,同我家乡“皇帝沟”“龙泉寺”“太子庙”产生联想,然而它们两者之间竟然切切实实产生过一些必然联系!

我的故乡座落在鄂豫交界的大悟县三里镇中寨村,地处大别山腹地的皱褶里,“一脚踏两省,鸡鸣三县闻。”东北边过一条河溪就是河南省罗山县的地界,西南方向属湖北省大悟县,鸡犬之声相闻。大悟县是革命老区,这里产生了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走出了徐海东、聂凤智、刘华清等一百多名共和国开国将领。村庄依山而建,四面被大山环抱,组成一个行政村,摊开在一片面积约三十公里左右的山间两片平坝里,中间夹杂着田野,像两个小小的盆地。两条小河弯弯曲曲,从两山交错的出口淌出,再一路蜿蜒,流入十多里外碧波荡漾的姚河水库。

一到秋天,稻谷成熟,田野上翻滚着金色的波浪,真有“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丰收景象。远看东南方向一片群山之中,最高之处一座高山叫大山门、老龙角的南坡,半山坳又有一个民间村落叫“皇帝沟”(多年前村里挂牌时误为“荒地沟”),翻过一道山就是“太子庙”。就是这个地方,竟同明朝历史上的一桩悬案“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之谜”产生神奇的关联。于是我作了一些地势的考证,这个地方还真是气势不凡。尽管正史没有记载,只有民间传说。据老辈人讲,“荒地沟”原来叫“皇帝沟”,后来文革中改叫谐音“荒地沟”。有的老人讲得有鼻子有眼,说是明朝一个落难的皇帝在此住过,为纪念其早逝的太子父亲朱标,建起了一个小而精致的庙宇“太子庙”(位置在下太子庙),可惜的是八、九十年代修建太子庙水库,被压到水库基脚底下去了。

据到村里修过水库的老人讲,太子庙不是很大,但很讲究,一色的青石条砌就,上面刻有文字;还有一些精美的铜器当时作为“四旧”都摧毁了,没有留下来。由于太子庙座落在两山的交汇的口子处,正好作了水库坝址,石条都做了基脚,找不到了。如今的太子庙水库俨然成了一个高山湖泊,烟波浩渺,倒映着青山蓝天。

太子庙沉没在烟波浩渺的水库底下

太子庙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不由让人联想起中国历史上重大谜案——明代失踪的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是不是这位逃亡的建文帝带着后妃在此避难,并建起“太子庙”?我一直在为此苦苦寻找答案,并查阅了相关典籍和《大悟县志》,均没有记载,我只有到民间去求证了。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时,21岁的他顺利继位,改年号“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变”。而被赶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因为“靖难之变”后,建文帝神秘失踪,下落不明,成为明朝第一悬案,也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疑案之一。

对此,《明史》给出了三种自相矛盾的说法:一是阖宫自焚,二是流亡海外,三是殉国为僧。那么,建文帝究竟是生是死,如果当时他还活着,又去了哪里呢?六百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也陆陆续续地发现过一些建文帝行踪的蛛丝马迹。可以想象,建文帝出于自保的需要,不得不有意隐瞒了身份,因而后人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

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民间野史有不少说法,有“自焚说”、“折衷说”、“出亡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歧义呢?首先历史记载就是相互矛盾的。《明太宗实录》这样说: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按照上述实录的记载,建文帝已被烧死,而且还得到了礼葬。有的说用的是亲王之礼,有的说用的是天子之礼。无论亲王之礼还是天子之礼都是极为隆重的。果然如此的话,有谁见过殡葬的仪式?坟墓又在哪里呢?以情理推断,对朱棣而言,哪怕有一点可能掩人耳目,也会为建文帝造个墓了事。正因为朱棣连自己都欺骗不了,才不可能发丧建墓,因此而导致民间出现那么多谣言。

既然明人对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已经说不清楚,那么年后,清代由张廷玉主持编写的《明史》就更加莫衷一是了。《明史》写道: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在短短50多个字中,便有3个相互矛盾的说法:一、不知所终;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自朱棣的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四年,即年)起,直至清朝雍正十三年(年),多年过去了,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仍然没有结论。当年参与编修《明史》的都是饱学的名士,在修《明史》时搜集了大量官私史料,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明史》向以体例严谨、叙事缜密而著称,但我们在这部煌煌“正史”中,对建文帝的踪迹却不知所踪。

近年来,对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还有“贵州说”“云南说”“湖南说”“福州说”等等。但建文帝下落问题研究小组王道亨、明史专家、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马渭源等人,另辟蹊径,通过实地查访,翻阅大料史料,获得建文帝朱允炆出亡闽东的信息。

明末清初学者查继佐在他的力作《罪惟录》里大致讲了这样一件事:建文帝出亡到福州的雪峰寺时,曾与朱棣派来追杀朱允炆的心腹使者郑和“碰巧”相遇了。对于郑和来说,他的身份很特殊,建文帝是故主,作为昔日君主的臣民理应尽忠报效建文帝;但他又是燕王府的旧人,跟随朱棣一路来到南京,大明帝国政治的特殊性使得他和建文帝在雪峰寺“邂逅”十分尴尬:建文帝轻声嘱咐手中握有几万兵马准备下西洋的郑和举兵造反,郑和一边给建文帝揉着脚一边哭着说:“我不能!”随即就离去。

清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宁县志》中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由此,原南京大学老教授、明史专家潘群先生这样说道:“郑和确实‘踪迹建文’,并且终于在福州雪峰寺找到了建文帝。”

马渭源认为,既然建文帝在雪峰寺出现过,“邂逅”的又是秘密寻访他的郑和,即使郑和对故君再忠,建文帝谅必也不敢在雪峰寺久留了。而与雪峰寺相距驱车三小时山路路程的原本闭塞落后的山区宁德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一带何尝不是藏身的好地方。

历史究竟是怎样一副真面目?历史上的建文帝朱允炆最后是怎么失踪的?又是在哪里失踪的?真的穿越时空了吗?

作者在家乡调研采访

于是我追踪民间传说去“太子庙”那片山水中寻踪。年“五一”休假的几天,正好莺飞草长,气候宜人。我同乡友、省住建厅干部、书法家郭翔偕同他的夫人,还约上他的堂兄郭明厚带上几把镰刀作开路之用,我们一行披荆斩棘,边在故乡的山水之间寻游,边寻找历史古迹。

去“太子庙”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从学堂到我们过去曾经读书上学的地方,如今学校已经废弃了,别人开发作了农庄,爬过陡峭的坡路到郭家岗的村庄。郭家岗以前也叫(国家岗),交通不便且地势险要,进村有好几个关隘和瞭望点,也是个易守难攻的高地。直到七年代才修了通一条可走拖拉机的土路到郭家岗村里,与对面的中心寨约有千余米,隔空相望。

八十年代这个村庄还有生活着多号人,这里山泉清甜、土地肥沃,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起放牛娃朱洪武皇帝有趣的故事,还有徐海东、郑位三在这一带打游击的故事,就像是讲述自己的家史一样。郭家岗村头有近千年的古檀树、数百年的扁柏树,村里男娃到了学龄无论贫富都要送进学堂读书识字,世代相传爱文习武且祟尚英雄。清末民初村里有个名字叫郭台臣的私塾先生,他和郭勾臣、郭书臣三兄弟,人称“三臣”,文武兼修,爱打抱不平,在当地十里八乡颇有威望,附近中心寨、王家垴山上的土匪也敬惮三分。

再往东南方向的一个叫“看上”的小村庄(据说后来改叫“坎上”)。这里方圆几十百里地,以“上”字命名的村庄并不多。“上”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百姓对皇帝的尊称。这个叫“看上”乡间农家小村庄,住着两三户人家,约有近三十亩水田及不少旱地。我们凭着当年的记忆和感觉寻找着当年的路迹,但已经全被刺藤和荆棘覆盖,我们一路砍伐一路行走,衣服还是被刺勾挂出了长长的线,手也被黑果藤划破了。翻过两道小山岭,继续往东南方向爬坡到下太子庙,住着三、四户人家,村湾下约有四十余亩梯形水田及大片旱地。再到上太子庙,住着两户人家(目前均已迁走),原来的村湾、水田、旱地及菜园已被一片竹林和灌木丛严严实实地掩盖了。这些水田和旱地,应该是当时的兵士为了耕种粮食自给自足而开垦的。

从太子庙后山腰继续往东南超过山岭,见到一处奇特的半圆形的山坳,远远可以看到几株高大的迎客松、巍峨如山的数百年树龄的老银杏树,走进翠竹掩映、林木簇拥着的小村庄,就是远近闻名的“皇帝沟”了。水塘、古井、石阶、石碾、石磨……,这可是一个好所在、好去处、好风水:两边的小山岭逶迤下来,把它包住,它像一个太师椅包围着几户人家的村子,极目远眺,视野极好,对面是连绵的群山,层层关锁。更准确地说,皇帝沟地形如一把龙椅,两边有扶手,即山脉;后面有靠背,即老龙角山顶;通往下面的龙泉寺只有一条陡峭的通道,两旁山上有巨石垒成的工事,可以躲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工事如果不作军事之用那就不好解释了,仅仅是老百姓居住是没必要建工事的。村头左边往下仅有一条蜿蜒陡峭的石阶,石阶仅容两个人通过的隘口,可通往山下的东新乡的“龙泉寺”,可见这里地势之险要。形象地说,“皇帝沟”是左脚踏着“龙泉寺”、右脚踏着“太子庙”。可想而知,当年建文帝选择这个偏僻的地方避难是经过深谋远虑的。“龙泉寺”属现在的东新乡红石村。据说,龙泉寺也与朱允炆皇帝有关,否则不敢叫“龙”的地名。“龙泉寺”经过多次翻修,十多年前寺庙里香火还很旺盛,只是近年来村民大量迁走,寺庙也就渐渐没落了。如今门前的石墩、石牌还在,由于长时间岁月的风雨剥蚀,石牌上的字迹有些斑驳,模糊不清。

皇帝沟旁的千年银杏树

顺着“龙泉寺”前的小河顺水而下就是两河口,七、八十年代修建了两河口水库。朱允炆在这样一个地方隐居避难极有可能。当时的朱棣朝廷,有多少人在寻找他、追杀他,他能不隐藏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么?

“皇帝沟”原来住的几户人家现在已搬走,现在只剩下房屋的废墟。门口还有一口池塘,石坎下是一口古井;有一个很大的石碾盘、石磙,还有禾场,禾场旁边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怕有好几百年,不然银杏树怎么长这么顶天立地?说明这“皇帝沟”很早就有人居住,山冲左右以下有大面积人造梯田,说明很多人在此生活过,更说明建文帝落难时带的兵士、皇亲为了生存而开垦的田地。“皇帝沟”下面是一冲田亩,大约有二十亩水田,还有十几亩旱地。我想当时谁会到山半腰去造田呢?猜想是当年朱允炆带着家眷和兵士驻扎下来后,为了生活需要而自种粮食。

我听红石村的人说这里原来住的三户人家姓李,而不姓朱;而旁边的太子庙有户朱姓人家,后来搬到郭家岗一个叫垱坳垇的地方。后来是否怕查出而改姓了呢?不得而知。过去的村民大多没什么文化,天性厚道愚钝,没有读过什么诗书,也没有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流传后世,以不至于现在无从考证。或许根本就没有人敢记,泄露皇帝行踪的秘密,是要杀头的,谁敢担这个责任呢?

“皇帝沟”左边逶迤下来的山岭上有一棵巨大的松树,形如巨伞,远看颇似黄山的“迎客松”,显出雄伟和气势,以衬托此地的不凡。平民百姓是没有这种眼光的,不会在此栽下这种松树的,他们大多只栽些果树什么的,以供食用。只有不同凡响的人才会把自己住的地方打理得气势不凡,也算给后人留下一点印记!在“皇帝沟”往太子庙及“龙泉寺”有几处明显是人为改造的大片平地,大概是做演兵场用地吧。往西北、东北角上看,有几个人工垒起的石堆,酷似岗哨。

村民已迁走的老房子的门牌

爬到快要到山顶的时候,有一处长方形的池塘,叫“龙凼”的地方,正好作为生活用水。“龙凼”山顶最高处叫“鸡公石”,古有“鸡鸣天下白”的传说(后面另有描述)。“鸡公石”延綿往东北方向是著名的古寨叫青云寨(过去叫“王家垴”),“鸡公石”、“王家垴”地理上与西南边的古寨“中心寨”遥相呼应,一条龙脊一样的山脉蜿蜒相连。“王家垴”、“中心寨”(也应理解为忠心寨,对允炆皇帝表忠心的意思)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直到解放初期还有土匪盘踞,解放军剿匪部队攻打这两地付出了相当的牺牲才攻下,当地县志都有记载。这一带山岭之间连绵平缓,范围约有数十公里,是个天然的跑马场。没有高大的灌木林,只是矮浅的茅草,适合跑马练兵。

“鸡公石”下方不远处有一眼清泉,夏天冰凉、冬天冒热气,就是“龙凼”泉下有个小水池,常年清水满塘,清澈见底,就是大旱年景,它也不曾干涸,饮之甘甜,沁人心脾,是太子庙水源之一,可供太子庙驻扎兵士生活用水。据老年人讲,“龙凼”四、五十年代还有个小庙,住着僧人,后来被拆了。往东是逶迤的山脉,朝西北也是逶迤的山脉。由山脉往下延伸了一些小山岭,抬起来,象龙抬头,很奇特;都有两扇很大的方形石头,一上一下码着,不知是天生的,还是人为建造的岗哨。最高的山顶上有一块几间屋大的石头坪场,叫大山门,仿佛是天然的演兵场。这样北面上方的“龙凼”,与东面的“皇帝沟”呈三足鼎立,遥相呼应,对太子庙形成拱卫之势(从军事角度讲)。怪不得选定这样一个地方,原来是易守难攻呀,实在守不住,可以遁于龙泉寺莽莽群山中,谁也不容易找到。

“皇帝沟”通往山下仅有一条陡峭的山路,经过山腰的“皇帝沟”再往下就是远近闻名的“龙泉寺”(现属大悟县东新乡红石村),直到红石河、两河水库。这里老年人讲,龙泉寺香火一直很旺盛的,至今寺庙前还有石碑、石墩,字迹斑驳依稀可见。但既然是冠以“龙”、“太子”级别的庙宇,一定在有关史志中有记载的。

我一直感到奇怪,这地方怎么叫“太子庙”和“皇帝沟”?这可不是随便叫的,这可是犯上,这里面肯定有惊人的秘密和故事。但我查阅了县志,也没有记载,我想编县志的人视野不一定很宽,谁也不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